首页

原味坐脸黄金

时间:2025-05-25 03:56:58 作者:孙颖莎战胜伊藤美诚晋级决赛,国乒提前锁定多哈世乒赛女单金牌 浏览量:25820

  中新网郑州10月24日电 (记者 韩章云)10月21日至23日,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记者从大会获悉,我国研究人员通过植硅体分析方法,在新疆哈合仁遗址发现史前水稻种植证据,表明很可能存在一条首先经过新疆,再达到中亚西部的早期水稻西传路线。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驯化和种植区域的扩大,对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球生态变迁产生过深远影响。考古发现,中国是最早驯化水稻的地方,一直以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都在探寻中国水稻向西方传播的路径。

  哈合仁遗址,是位于新疆焉耆盆地北部山前地带的一处农牧结合人群遗址,年代从战国晚期遗址延续至汉晋时期。其最大特色在于地表保留着大片石构的水利灌溉设施遗存,研究认为,古人正是靠着这样的设施在山前地带恶劣的干旱环境中发展粗放灌溉农业。

图为新疆哈合仁遗址。受访者供图

  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宇奇介绍,由南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及相关文博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采集哈合仁遗址两处剖面上的土壤样本,发现了多种作物和杂草的植硅体,一种高等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二氧化硅颗粒。

  “最让我们感到惊喜的就是发现少量但多样的水稻植硅体,包括扇型、双峰型和疑似小穗轴中的植硅体,分别产生于水稻的茎叶、颖壳和小穗轴。”李宇奇介绍,通过测量水稻扇型植硅体扇面长与扇柄长的比值,团队发现,哈合仁遗址种植的水稻类型大概率是起源于我国长江下游的粳稻。

  那么,这些粳稻是如何到达哈合仁遗址的呢?是在当地种植的?还是运输过去的?

  “如果当地人仅仅运入大米的话,估计不会有这么多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植硅体存留,况且远距离运输粮食也绝非易事。”李宇奇称,团队推测当地应该存在小规模的水稻种植,“考虑到当地极度干旱的环境,如果早在战国晚期就能种植水稻,那就说明当时的农人已经充分掌握了应对干旱环境的水利灌溉手段,足以将水稻种植推广到同样干旱的中亚西部地区以及西亚地区”。

  2021年,国外学者斯宾格勒等利用有限的资料,推测水稻向欧洲的西传可能有两条通道,即仅仅经过中亚最南部地区的中亚通道和沿印度洋海岸延伸的沿海通道。随后,伊朗北部一处遗址和我国新疆乱杂岗子遗址发现测年分别为公元前120年左右和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稻粒,但未对斯宾格勒的猜想形成太大挑战。

  “结合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与考古发现,我们团队重新勾勒出了一条水稻经中亚西传的路线,即从我国西北地区最早的粳稻遗存发现地甘肃东部出发,经东天山,到达哈合仁遗址所在的中天山,再进一步传播到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最后到达伊朗一带,为进一步西传奠定基础。”李宇奇说。

  该路线与国外学者斯宾格勒等提出的中亚路线最大的区别在于,凸显了我国新疆及西部其他地区在水稻西传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被李宇奇团队称为水稻西传的新疆通道。

  李宇奇称,该发现不仅找到了整个广义中亚地区最早的水稻种植证据,还重构了水稻在欧亚大陆传播的路径。该项研究成果已于今年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考古科学杂志:报告》。(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福建龙岩举行 智能化机械装备集中亮相

“我看好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这是会持续增长的行业。”瑞银(UBS AG)首席执行官Sergio Ermotti表示,瑞银希望能在2028年之前,将其全球资产规模从2023年底的3.8万亿美元提高到5万亿美元。瑞银还计划通过发展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增加来自亚洲客户的资产。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

央视网消息:8月20日,受强降雨影响,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发生山洪,道路受损,群众被困。驻军部队和民兵第一时间紧急驰援,持续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

【履职一年间】全国政协委员粟斌:做细做实 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动身赴北京参会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墨脱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罗布央宗把门巴族服饰叠进行囊,又带上些白肉枇杷和茶叶等当地特产。

候补中央委员张政,履新文旅部

广东省气象局介绍,11日,南海西北部、南海中部偏西海面风力7级至8级,其中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9级至10级;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广东省沿海、南海北部的其余海面风力6级至8级。12日至13日,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海面、台湾海峡风力8级至10级大风,其中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10级至11级,广东省中东部海面风力逐渐加大到7级至8级阵风9级。

中国官方通报:李海涛被“双开” 张祖林被开除党籍

对RSV单抗注射液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存在重度超敏反应史(包括速发严重过敏反应)的婴儿禁忌使用该注射液。具体情况可咨询试点医疗机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